云南会泽县陶家村:电促青山变“金山”
电头条新闻云南曲靖5月30日讯(通讯员 杜明彦)“有了广袤的森林,气候得到明显的改善,土地里的粮食在增收,种植养殖业在发展。可以说,我们地方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电力支持着发展起来的。”日前,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者海镇陶家村委会,护林员陶兴华说到。
年近五旬的陶兴华,是土生土长的陶家村人。目睹了村里几十年变化的他,有种切身的认识:“农村要发展,森林至关重要;森林要发展起来,电力则至关重要。”
陶兴华还记得,早些年间,由于山上的森林被破坏,每到雨季,洪水肆虐,地里的庄稼经常被冲毁。由于山上树木稀少,一些原有的龙潭枯竭,气候也变得异常,几乎每个春夏之交,村里都要遭受旱灾,种在地里的庄稼长不好。
近些年来,山上长满了树,气候变得风调雨顺,雨季天再也不用担心洪水,“村里山上不仅景色美,还让老百姓的日子也变美。”陶兴华说。
这一切变化的背后,主要在于电的功用。据了解,近年来,会泽供电局不断加强农村电网建设力度,仅者海供电所管辖区域内,2019年至今就增加了80台变压器,今年9月底前还将投运21台。
充足的电力供应,让老百姓能随心所欲地购用各种电器设备。当下,陶家村几乎每家每户都买了电饭煲、电磁炉、电冰箱、烤火器等生活电器和猪草机、钢磨、粉糠机等生产机械。
“原来,冬季就是当地人砍柴的季节,每家每户在这段时间,都要到山上找柴,以备来年生活取暖用。护林工作抓得紧的时候,村民只敢砍树枝、灌木,抓得松的时候,则有人偷偷砍树。每年被砍的树木,为数不少。”陶兴华说,现在,他护林的主要工作就是防火,山上的树不仅没人偷着砍,一些被雪压倒的树,直到腐朽都没人去捡拾,不少原来上山砍柴的牛车路上,现在都长满了树木,人徒步都走不过去。
得益于适宜的气候、丰富的水源和充足的电力,村里的养殖种植业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村民陶绍云18岁初中毕业就外出昆明打工,4年前,回家过春节的他看到村里的电网状况改善后,投入160多万,在村里承包了219亩水田养殖小龙虾,现在,产品远销昆明、江苏,年均纯收入数十万元,家里建盖起了100多万的楼房,买了两辆总价40多万的轿车。
“没有充足的电力,小龙虾根本养殖不了。”陶绍云介绍说,除了常规的照明外,他219亩的养殖水域,每周就要换水一次,而换水主要依靠的就是电动水泵,当下,他的养殖水域安装了5台水泵,几乎每天都在抽水。
电力加持,昔日荒坡变青山。
电力人深入小龙虾养殖点了解用电需求。
责任编辑:周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