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登录

南方电网贵州兴义晴隆供电局24小时精细服务烟农增收致富

快讯
0 100633

电头条新闻贵州黔西南7月31日讯(通讯员  卢官洪)夏末雨后的贵州省兴义市晴隆县紫马乡,从贺龙工河畔到靑绿欲滴的龙头山之顶,一片芳翠,烤烟长势喜人。

7月24日,东方的天色刚露出鱼儿白肚皮,家住龙头村雨布组的烟农官堂兵笑逐颜开,早早就把熟睡正在读大学放暑假18岁的儿子叫起床,两人骑着摩托车向离村5公里的雨布烤烟点奔腾而去。

当初令他担忧的烟叶烘烤用电问题,想不到一个电话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陈师傅,你们太贴心了,每年就像及时雨一样,提前来为我们的密集型烤房拉线接电和线路检测,有了电烤烟,烘烤出来的烟叶“金灿灿”的,比金黄还黄呢……”种烟农户官堂兵对供电部门的服务赞个不停。

在雨布烤烟点,两名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肩扛安全梯的南方电网贵州兴义晴隆供电局员工杨金汉和陈武穿行过正在忙于分拣绑扎烟叶的人群,和烟农们一起忙碌着。这已经是他们连续两天来雨布、丰收坪、南窝坡等重要烤烟点开展电压检测和线路隐患排查了。

“我家今年种了30亩烟地,比去年整整翻了一倍。按照亩产平均3400元计算,一年的毛收入可达10万多元,9月份两个孩子的报名费有着落了……”官堂兵一边绑扎烟叶一边跟上门提供服务的供电人员算起了一笔收入账。

烘烤是烟叶生产的最后环节,直接关系到烤叶质量和烟农的收益。然而这一切,都得益于近年来该局以可靠的电力为龙山村的发展生态烟叶提供了保障。从停电管理系统获悉,10千伏紫沙线是紫马乡雨布、丰收坪、南窝坡重要烤烟点的主供电源,已经连续2个月零故障,零停电,为黔西南州为期50天烟叶烘烤期烤出“黄金叶”提供强有力的电力支撑。

有十几年烟龄的种植大户胡明新对“种是金,管是银,烘烤是个聚宝盆”这句话深有体会。他不仅对供电人员说出了一番真心话,还用煤和电烘烤烟叶进行一番比较。

胡明新说:“这几年用电来烘烤烟叶,可以根据需要来控制温度和湿度,烘烤出来的烤烟质量很好。一炕烟平均要烤8天,总用电大概就在240度电左右,按0.47元来算,烤完一炕烟只需要112.8块钱,节能还环保,用煤的话至少要多花300元以上。”

“原来用煤烘烤1亩烤烟需要4个人才能完成整个烘烤流程,而现在使用电来烤,2个人就可以完成。今年我种的150亩烟叶就仅仅烘烤这一流程,至少节约300个劳动力,按照1个劳动力100元1天来算,节省整整30000元。还有就是用煤的话,烘烤出来的烟叶老是出现黑斑,产生的煤灰处理还更是一个大问题。”胡明新乐呵呵地补充说到。

今年年初,为做好烟农种植用电服务,该局推出了从育苗灌溉到烟叶烘烤“一条龙”服务举措,深入乡村田间地头进行用电巡查,对辖区供电线路、配电设备进行排查、维护、及时消除线路设施缺陷及隐患,还开通了用电“绿色服务”渠道,提前做好配变增容和重点检查,确保烟叶种植供电给力,用最贴心的服务为广大烟农提供精细、优质、快捷的服务。

“烟叶种好了可靠的电力是关键,该局将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布局到产业发展中,做到烤烟种到哪里,电线就铺设到哪里,这几年烟农们种烟的热情空前高涨。我们村今年得到的种烟指标500亩,收入165万余元,不仅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还拉动了就业率的持续增长。经过了10多年的艰辛探索烤烟种植,龙山村现在已经实现了从依靠传统农业种植到生态良性循环路子的转变,山上绿色森林,山下生态烟田,村民鼓起了钱袋子,过上了好日子。”龙头村党支部书记杨远平介绍说。

供电员工了解供电情况

供电员工了解供电情况。

供电员工现场线路运维

供电员工现场线路运维。

供电员工走进烤烟点

供电员工走进烤烟点。

烟叶入炕

烟叶入炕。

责任编辑:周忠群


发表评论

0 个回复

电头条新闻

电头条新闻

71640 2019-03-16 加入 中国

(这个人懒得留下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