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云南曲靖供电局:建设机耕路 助推乡村振兴
电头条新闻云南曲靖8月16日讯(通讯员 杜明彦)“南方电网建设的这条道路,为我们种地节省了三分之二还要多的劳动力。”8月11日,在曲靖市宣威市杨柳镇碗厂村,村民蒋国良言及村里的机耕路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杨柳镇是南方电网云南曲靖供电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挂钩帮扶点。该镇位于云南省最东边的滇黔交界处,境内山高坡陡,地形地貌复杂。碗厂村位于杨柳镇东南面,距离镇政府驻地22公里。全村的的土地,几乎全部“挂”在70度以上的陡坡上。一直以来,村民搬运农具、肥料和粮食,全靠山间的一条宽度约10公分左右的羊肠小径。
全村顺利脱贫后,曲靖供电局新派驻的乡村振兴工作队员李袁高、秦超、吴鑫三人,把解决当地种地“行路难”问题作为重点,一方面,通过无人机测量、实地踏勘、走访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村里耕地的分布和地形地貌情况;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向“娘家”单位曲靖供电局汇报申请,最终,争取到15万元项目资金,在村里耕地区域建设了7条、总长6公里的机耕路,解决了1460亩土地耕种运输问题。
蒋国良家耕种的30亩土地,全部受惠于新建的机耕路。
“原来,种一亩地,农具、化肥和粮食加起来,至少要背2000多公斤。因种土地,我和老伴两人一年前前后后要背6万公斤。”蒋国良说,他家最远的土地距离家有5公里,道路狭窄不说,不少地方还要经过70多度的陡坡。“背着东西的时候,从家里到地里,光走路就要2个小时,一天花9个小时在地里干活,光花在路上的时间就有4个多小时。”
机耕路于今年1月25日竣工投用后,蒋国良买来了三轮车,现在,从他家里到最远的地里,耗时不过10分钟。原来需要10天才能干完的活计,现在仅需2天。
在碗厂村,像蒋国良这样受惠于南方电网机耕路的共有460户人家、1542人。
“我们村子能全面实现脱贫,并在振兴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曲靖供电局是当之无愧的‘大功臣’,全村百姓发自内心感谢供电局。”57岁的村党总支书记高联军说,曲靖供电局派驻到村里的工作队员,凡事认真负责、亲力亲为。他举例说,在机耕路建设过程中,三名队员俯下身子,整日奔忙在施工现场,参与各种重体力活。
机耕路建设前,村民收获粮食是走这样的道路。
机耕路开工现场。
曲靖供电局乡村振兴驻村队员正在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
碗厂村的土地,大多位于悬崖绝壁上。
责任编辑:周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