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富源:张稳成大爷的支持让电杆有了家
电头条新闻云南曲靖7月8日讯(通讯员 贺娟)7月4日,南方电网云南曲靖富源供电局工程管理人员顾栋权、吴永军针对后所镇罗冲村委会栗树坪村开展现场勘查,由于村庄占地面积限制,用电户数多,一家挨着一家的建房,几乎没有能够组立电杆的地方,唯一的地方就是整个村子的小广场。
栗树坪村的用电难题需要解决,栗树坪村的用电质量需要提升,可电杆组立成了工程施工的“拦路虎”。富源供电局从设计初堪优化线路方案,从长远大局考虑用电年限,无论是变压器容量,还是导线型号都做了大的调整,为提前规避线房矛盾的问题全部采用15米大电杆。就是这棵大电杆让工程管理人员绞尽脑汁想办法,一棵电杆的定桩让他们跑了一个又一个通道,斟酌了一个又一个方案,查看了一条又一条线路,即使是来来回回的经过都不忘多看一眼,原本半小时的工作,在电杆定桩的环节整整磨了一个下午。终于,在张稳成大爷的大力支持下,电杆在梨树坪村有了家。
一条线路连接着电杆也连接着千家万户,由于组立电杆需要占用土地面积,大家对电杆的到来是爱恨交加,对电杆的组立更是各执一词。
“为公益事业我支持,变压器离家近些电压质量才好,你们立。”
“这个电杆不能立在这里,对我家门向不好,不行。”“电杆在这里,以后我家盖新房又少了个位置,不行。”
“电杆组立在这里,装上线就挨到我家了,会有辐射的,不行。”
“庄稼地里栽上电杆,我犁地不方便,不行。”
很多人都在疑惑,为什么不能全面实施地下电缆?这一问题从最简单直观的角度分析,空气是绝缘体,大地是导体,地下电缆比架空线路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加上后期的故障发现、线路检修和维护都是很困难的事情,一旦出了故障,必须挖地三尺才能解决问题,除了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还耽搁了用电客户的停电时间。
一棵电杆让人头疼,组立好了是电杆,组立不好是障碍物。南方电网云南曲靖富源供电局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从源头入手,将方案优化,在设计源头规避线房、线树矛盾,尽量用最少的电杆解决更多用电客户的用电问题,用精简的线路走向给用电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用电体验,让更多的用电客户用上高质量、低价格的安全放心电。
供电所师傅将远处存在线房矛盾的情况与工程管理人员顾栋权师傅交流。
顾栋权师傅与同事查看远处的老电杆,准备用15米电杆进行替换。
炎热的天气下,顾师傅乐此不疲地在村寨周围寻找线路通道。
一棵电杆压着四户人家的房屋,这个电杆必须改。
责任编辑:周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