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登录

云南曲靖沾益:大山顶峰的振兴路

生活
0 133057

原本贫困的米支嘎村,现在生机勃勃(杜明彦 摄)

原本贫困的米支嘎村,现在生机勃勃。杜明彦 摄

电头条新闻云南曲靖6月30日讯(通讯员 杜明彦)“要是没有充足的电力,我们做梦都想不到能养这么多的牲畜。”6月28日,米支嘎村村民华琼谈到自家产业时,这样说到。

米支噶村录属曲靖市沾益区德泽乡,位于沾益区最高峰牛角山旁,海拔2100多米,属典型的山区地形,村子与外界隔有一道数百米高的悬崖,位于大山顶峰段。通往乡政府的道路从悬崖旁穿过,数百米的垂直距离,车辆需盘旋十余道拐。

因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加上当地属喀斯特地貌,村里缺水严重,村民一直以来生活贫困。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沾益供电局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能源的需要,着力加大电网建设力度,“十三五”以来,投入200多万元,新增变压器4台,增容210千伏安,改造和建设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线路18.6千米。

有了强劲的电力能源支持后,村里通过电力抽水,彻底解决了生活生产用水难题。每家每户依靠各种电动机器,走上了发展致富的道路。华琼家养了100多头牛、300多头猪,年均养殖收入有80多万元。

“这么大的养殖规模,仅靠5个人就忙过来,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华琼介绍说,她的丈夫常年在外承包工程,家里主要由她负责,“有了各种电动机器,养殖活计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在华琼家的养殖场里,购置有大型扎草机、钢磨等机械设备。据了解,每年农历六七月间,她们会抽出近2个月的时间,从地里收割即将成熟的青玉米杆,连着上面的玉米棒子,用大型扎草机炸碎,然后打包储存起来,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主要就是靠这些青贮饲料喂牛。除此而外,她们每周搞一次包谷粒和草料加工,磨成包谷面2吨,扎出草料800斤左右。

“通过对食料进行集中加工,平时的喂养工作就显得轻松。”华琼说,平常,她们每天的喂养工作耗时不超过2小时。除了牲畜喂养外,她家还耕种着数十亩土地。

在米支噶村,像华琼这样借助电动机器,通过养殖致富的村民不在少数。早年长期在外务工创业的晏和聪,4年前回家过春节时,了解到村里电网的变化和村民养殖致富的情况后,毅然决定返村创业。

如今,晏和聪养殖了100多头猪,年均净收入十几万。“和在外务工创业相比,在家最踏实,既挣得到钱,又能照顾好家人。”晏和聪说。

责任编辑:周忠群


发表评论

0 个回复

电头条新闻

电头条新闻

71640 2019-03-16 加入 中国

(这个人懒得留下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