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富源:煤炭大县的产业转型振兴路
电头条新闻云南曲靖6月29日讯(通讯员 杜明彦)云南富源县是云南重要的产煤大县,煤炭储量占全省三分之一,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近年来,在煤炭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新的产业不断发展起来,推动全县经济向着绿色和更加可持续的方向转型。
该县竹园镇饿得村的苏国有曾是有名的“煤老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就做起了煤炭生意。高峰时期,他的煤炭年产量达10多万吨。在煤炭去产能的政策推动下,2020年12月,他转型做起了旅游产业,投资3.3亿元,成立云南乌蒙沟山涧文化旅游开发公司。
言及自己的事业历程,苏国有对供电部门声声言谢,“搞煤炭也好,做旅游也好,供电部门始终为我们提供着‘保姆式’的服务。”
据了解,云南乌蒙沟山涧文化旅游开发公司集休闲养生、酒店住宿和娱乐等为一体,大多数设施设备都离不开电。景区内共安装了2台容量分别为400千伏安和630千伏安的变压器。从旅游设施设备开工建设到现在,供电部门安排专人,定时不定时到公司了解建设进度和用电需求,帮忙解决各种用电问题。
除了像苏国有这样的大企业家外,富源县不少农民,亦依靠电力,通过种植、养殖开辟了乡村振兴的路子。
竹园镇糯木村的杨顺权今年45岁,早在1992年,他就创办了顺兴煤矿,年产量最高时达到30万吨。2020年,他放弃煤炭产业,转行搞养殖。
养牛的第一年,他就尝到了甜头,现在,养殖规模已扩大到300多头。其养殖场地也进一步得到扩建,按计划,今年内,他的养殖场建设投资将达2000多万,可容纳1500头牛。此外,他还租种了100多亩玉米。
“电力的重要性对于牲畜养殖来说,一点都不亚于煤炭开采。”杨顺权说,300多头牛的吃、喝、住,一样都离不开电力。在他的养殖区内,购置有扎草机、搅拌机、抽水机、钢磨等机械设备。
由于杨顺权的养殖场位于半山腰,距离河流远,而山上的地表水不够用,所以,他在养殖场打了口机井,建了2个容量均为700立方的水池,每3天抽一次水。
牛的喂养,主要靠青贮饲料,仅去年一年,他就加工了4000多吨青贮饲料。“2个多月的时间,扎草机每天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才能保证牛一年下来有足够的料吃。”杨顺权说。
“对于供电部门的工作,我百分百满意。”杨顺权介绍说,每过一段时间,供电所就会安排人员到他的养殖场,了解养殖情况和用电需求,但凡遇到用电问题,只要把电话打到供电所,无论白天黑夜,还是冰冻雨雪,供电所都会第一时间安排人员来帮忙处理。
得益于转型发展,富源天更蓝、水更清。
煤炭转型后的富源,生态环境变得更美。
责任编辑:周忠群